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公开2023年度普法数据及履职情况的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7日 | ||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审判机关执法普法优势,通过依法公正审判、深化司法公开、加强普法宣传等措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获得感,为辖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 一、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加强普法组织领导。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一把手”任组长,把普法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党组会、工作推进会等与普法相关会议120余次,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分管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普法工作责任人,落实审判团队和员额法官等普法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网络体系。 (二)加强普法机制保障。完善普法计划、实施、述职、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度,制定年度普法实施方案、责任清单,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对象和工作要求,细化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具体牵头部门的工作责任;成立“正青春”“向未来”“追光者”三个青年干警普法服务团队,16名法官担任辖区小中学法治副校长。 (三)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发挥“头雁”效应,定期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活动,组织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党内法规等各类法治学习,实现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组织干警收听收看“人民法院大讲堂-审判业务培训课堂”,将学法纳入干警入职培训、晋升提拔。 二、突出融汇贯通,切实提升普法效果 (一)将普法工作与司法办案相融合。推动召开辖区第一次府院联动会议,高标准推进八大领域府院联动,推动涉绿地泉股权纠纷、西南红庙城中村改造、山大新苑拆迁安置等系列重大敏感案件妥善化解,保障大涧沟东村顺利回迁安置;组织召开省市区三级法院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暨府院联动座谈会,促推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多元解纷、综合治理;牵头8家单位成立全省首家生物多样性执法与司法保护联盟,签署战略协议,赋能绿色低碳先行区建设;与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商标协查协作中心、齐鲁公证处签署“知识产权纠纷预防与化解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加大知产司法保护力度。 (二)将普法工作与特定主题相融合。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营商环境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六进”活动10余次,加强民法典实施、校园防欺凌、军人军属权益维护等方面法治宣传,受教育人群达6万余人次;举办“法院开放日”,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社会各界人士现场见证旁听庭审、观摩执行等集中普法活动。 (三)将普法工作与诉讼服务相融合。持续擦亮“小柿暖心办”暖心诉服品牌,完善服务措施,设立党员先锋岗,安排特邀调解员、律师值班,印制普法指引,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做到“分类普法、精准普法”。“小柿暖心办”入选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优秀案例,立案庭荣获“全市法院立案诉服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提档升级“1133”多元解纷中心,集成贴心导诉、立案咨询、缴费退费、跨域立案、12368、心理咨询、音视频调解等功能;设立金融、物业、劳动争议等法官品牌工作室,由法官对行业组织进行源头专业诊治,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 三、推进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普法渠道 (一)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积极培塑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全院形成了“小柿‘童’行”青少年儿童普法品牌、“柿至名归”知识产权普法品牌、“柿行多赢”行政审判普法品牌等多个法治文化品牌;在院内设置法治宣传栏,在一楼大厅LED屏上持续滚动播放“党纪学习教育”“扫黑除恶”等应知应会内容,充分利用南北两楼各楼层楼道两侧空白墙区域,在墙上悬挂法治标语、法官故事、典型案例,对前来我院办理诉讼服务的群众进行正向引导,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 (二)加大以案说法力度。积极转化和运用审判成果,“王某某寻衅滋事案”“韩某某诉电动车公司产品责任案”入选《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选取环资、知产两类案件精耕细作,通过建立司法协作解纷机制、挂牌司法保护和法治宣教基地、制发审判白皮书、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倾力打造环资审判“事柿和美”和知产审判“柿至名归”品牌。商业推广搭“顺风车”案获《人民法院报》报道,某科技公司诉某铁塔公司供电合同纠纷案入选“全省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三)加强媒体普法宣传。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小柿说法”“三强三优”等专栏,刊发普法案例50余篇;加大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在《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宣传稿件30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下一步,区法院将进一步落实普法主体责任、挖掘多元普法形式,以审判导向引领法治教育。一是立足主责主业,推进以案释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始终坚持“每一起案件都是一次普法,都是一次法治理念传递”的原则,在依法审判、定纷止争的过程中,继续面向人民群众推广典型案例,公开基本案情和相应法条,由法官来讲解热点案件、普及法律知识,让群众通过身边事学法、知法、守法。二是延伸司法职能,做好司法公开。把普法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把每一场庭审、每一份文书、每一次司法活动都当成法治公开课堂,通过庭审现场直播、法律文书上网公开等多种方式,加强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司法知情权的同时也向其传递法律知识。三是结合法治六进,开展送法行动。进一步做好“法治六进”普法宣传活动,与企业、学校、社区、村居等地“零距离”对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普法内容,不断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97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