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典型案例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济南市中区法院:买卖合同起纠纷,诉前调解巧化解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1日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济南市中区法院:买卖合同起纠纷,诉前调解巧化解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1年,被告出于承建某工程项目的需要,多次在原告处购买建筑材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原告如约向被告供应了所需建材,但被告却迟迟未支付相应货款,经多次催要未果后,原告遂将被告诉至市中区法院。

  市中区法院陡沟法庭李伟杰法官在受理该案后,发现该案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也不大,如果能够在诉前化解,既能够节约时间、降低诉讼成本,又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双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此,在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后,李伟杰法官将案件指派给了市中区法院驻白马街办诉调工作室的调解员彭艳,由她预先对案件进行调解,李伟杰法官则及时介入进行指导。通过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在诉前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主动撤诉,这件买卖合同纠纷案圆满解决。

  “我们在辖区17个街办都设立了诉调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置2名诉调对接员,负责对矛盾纠纷进行诉前调解,这样就构建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办’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格局。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纠纷化解全程历时短,当事人‘零成本’支出,涉企纠纷能够更好更快解决。”谈到市中区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李伟杰法官这样介绍道。

  近年来,市中区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除了不断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市中区法院还强化特邀调解,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32名特邀调解员,按照1:1的比例嵌入民商事速裁和快审法官团队,在法官的指导下开展诉前诉中化解。联合中小企业联合会、金融业联合会等多种社会力量,与区总工会共同在院内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通过凝聚合力来强化行业调解。今年以来,市中区法院总计有3900余件案件化解在诉前诉外,进入诉讼后调解、撤诉结案39.75%,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为企业营造了“环节更少、程序更简、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闭

版权所有: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97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