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临沭县人民法院网站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王晓:百变法官 不止一面

2022年04月21日
作者:信息调研团队
打印 分享到:

  法庭上,她是手持法槌、正气威严的巾帼法官。

  生活中,她是幽默风趣、乘风破浪的可爱宝妈。

  ——没错,这就是临沭县人民法院一级法官王晓的反差萌。

  “从事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使命感,也有成就感。”王晓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到。与法庭上的庄重严肃不同,王晓在采访中言语活泼,微笑中带着谦和。

  是学习达人也是普法能手

  2010年,王晓自临沂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临沭法院。作为审判一线的一名新兵,她在工作之初,“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尝试,也什么都怕做错”。

  回忆起初到法庭的日子,庭长胡松刚的教导方式让王晓记忆犹新:“庭长给我们分析每个案件的类型,这个案件该怎么办,那个案件焦点是什么,还给我们‘布置作业’,这个案子重点在什么方面,庭审时应当重点注意什么问题……”她坦言这像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自己影响很大,受益匪浅。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王晓在法律业务上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不论是在基层法庭、民一庭、立案庭、速裁庭,还是自己独立带团队,王晓只要一有空闲,便研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学习,提升审判水平,掌握办案方法,这也成了她的工作常态。

  “作为一名法官,除了在校园中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以后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能确保承办的案件办得清、定得准、判得下。”这是王晓的工作信条。

  时至今日,丰富的工作经历让王晓在审理各类案件时游刃有余,但她依旧利用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近年来,她年均结案300余件,调解率达到60%,逐渐成长为法院审判工作的中坚力量。

  除了是一名法官,王晓还是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她多次走进校园,为学生们送去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普法讲座。

  图为王晓走进校园,开展法治授课

  为讲好每一堂普法授课,王晓都会提前着手准备,根据学校需求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故意伤害、诈骗等授课,做到有的放矢。

  授课中,王晓常常以案说法,以法论事,生动易懂。同时,她还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王法官将身边案例搬进课堂,不仅鲜活而且容易理解,使老师和学生们都收获颇丰。”第三实验小学一名班主任如此评价道。

  是无情铁面也是柔情法官

  采访期间,笔者旁听了王晓审理的一起抚养权变更纠纷案件。法庭上,面对双方当事人激烈的情绪,她耐心听取意见,严肃发问,掌控庭审节奏。整个庭审中,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显法官雷厉风行的英姿。

  审理案件时,王晓更是化身“细节控”,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承办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时,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偿还借款本金3万元及相应利息,可被告说借款时没有约定利息,借条上的利息涉嫌伪造。

  王晓认真地审查所有证据,发现借条内容为事先拟定好的格式条款,只在关键信息处划线留白以供填写。借条手写处,均有被告的捺印,可在借款利息处,虽有手写内容,但没有捺印确认。是原告事后填写?还是被告故意没有捺印?一时成为案件的焦点。

  只有抽丝剥茧,才能查清事实。这时,被告提供了一张借条照片,上面的水印时间与借款时间相吻合。同时,王晓又对担保人进行了询问,并通过对比双方证据,查实借条上的利息为原告伪造。鉴于原告伪造重要证据,妨碍民事诉讼秩序,法院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图为对一起提供劳务受害案件进行调解

  王晓深知,法官判案不仅只是明断是非曲直,更要温暖世道人心。2021年6月,王晓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繁琐小事让两位当事人冲动提起诉讼。鉴于双方无重大矛盾,感情基础犹在,她在调解中现身说法,将心比心,最终两位当事人解开心结,重修旧好。

  无独有偶,王晓还曾审理过一起棘手的交通肇事案,这起交通事故造成伤者腿部残疾,失去了工作能力,妻子还带着3个孩子,在治疗期间换了4家医院,但是相关证据全部缺失,肇事方只赔偿了一小部分损失,这让本来就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王晓意识到这起案子不能只局限于坐堂问案,“如果不主动调查取证,案子很难继续往下开展”,这不仅关乎伤者一家的生活保障,更关乎人民群众对法律、法院的信任。

  为帮伤者依法维权,王晓带领团队干警多次往返于济南、临沂,历经半个多月,终于调取足够的证据,为这起交通肇事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审理案件是我的职责,是我的使命;承办每一起案件,我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王晓说道。

  是新手宝妈也是事业强人

  2020年12月,王晓诞下宝宝,她完成了从孕妈到宝妈的角色升级。谈起孩子,王晓向笔者坦露了一次让她终身难忘的审判经历。

  怀孕期间,王晓接手了一起行政案件,开庭审理了一天,由于案情比较复杂,庭审时间过长,身体的不适与案件的压力,让已有8个月身孕的她在法庭上“如坐针毡”。

  “如果这个案子当天不能审理完,当事人需要从30公里远的地方再来一趟法院。”王晓不想因为自己身体原因而频繁休庭,会打乱庭审的节奏,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即使身体有些不舒服,我想再坚持坚持,顺利完成庭审。” 王晓说。

  在向当事人释明情况,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后,王晓忍着身体的不适,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一整天的审理结束后,王晓觉得胎动不太正常,便去医院检查,确实存在胎动过快的情况,但好在并无大碍。医生嘱咐她,一定要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每当提起这件事时,王晓仍有些后怕,但她却说,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还会坚持当时的选择。

  图为与团队干警一起研讨案情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做梦都是在办案。以前听老法官说做梦都在办案子我还不相信,现在真的切身体会到了,有时候灵光一现,又想到一个解决思路。”王晓笑着调侃道。如此赤诚,如此敬业,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铿锵干练是她,温柔可爱是她,多面精彩也是她……无论是法官助理、法官,还是其他角色,她都以人生为舞台,用心学习,潜心磨练,尽心竭力地做好每一个角色。

  十二年,身份百变,优秀不变。让我们,期待王晓的下一个精彩十二年。

王晓:百变法官 不止一面

2022年04月21日
作者:信息调研团队
打印 分享到:

  法庭上,她是手持法槌、正气威严的巾帼法官。

  生活中,她是幽默风趣、乘风破浪的可爱宝妈。

  ——没错,这就是临沭县人民法院一级法官王晓的反差萌。

  “从事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使命感,也有成就感。”王晓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到。与法庭上的庄重严肃不同,王晓在采访中言语活泼,微笑中带着谦和。

  是学习达人也是普法能手

  2010年,王晓自临沂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入临沭法院。作为审判一线的一名新兵,她在工作之初,“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尝试,也什么都怕做错”。

  回忆起初到法庭的日子,庭长胡松刚的教导方式让王晓记忆犹新:“庭长给我们分析每个案件的类型,这个案件该怎么办,那个案件焦点是什么,还给我们‘布置作业’,这个案子重点在什么方面,庭审时应当重点注意什么问题……”她坦言这像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自己影响很大,受益匪浅。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王晓在法律业务上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不论是在基层法庭、民一庭、立案庭、速裁庭,还是自己独立带团队,王晓只要一有空闲,便研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学习,提升审判水平,掌握办案方法,这也成了她的工作常态。

  “作为一名法官,除了在校园中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以后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能确保承办的案件办得清、定得准、判得下。”这是王晓的工作信条。

  时至今日,丰富的工作经历让王晓在审理各类案件时游刃有余,但她依旧利用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近年来,她年均结案300余件,调解率达到60%,逐渐成长为法院审判工作的中坚力量。

  除了是一名法官,王晓还是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她多次走进校园,为学生们送去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普法讲座。

  图为王晓走进校园,开展法治授课

  为讲好每一堂普法授课,王晓都会提前着手准备,根据学校需求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故意伤害、诈骗等授课,做到有的放矢。

  授课中,王晓常常以案说法,以法论事,生动易懂。同时,她还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王法官将身边案例搬进课堂,不仅鲜活而且容易理解,使老师和学生们都收获颇丰。”第三实验小学一名班主任如此评价道。

  是无情铁面也是柔情法官

  采访期间,笔者旁听了王晓审理的一起抚养权变更纠纷案件。法庭上,面对双方当事人激烈的情绪,她耐心听取意见,严肃发问,掌控庭审节奏。整个庭审中,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显法官雷厉风行的英姿。

  审理案件时,王晓更是化身“细节控”,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承办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时,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偿还借款本金3万元及相应利息,可被告说借款时没有约定利息,借条上的利息涉嫌伪造。

  王晓认真地审查所有证据,发现借条内容为事先拟定好的格式条款,只在关键信息处划线留白以供填写。借条手写处,均有被告的捺印,可在借款利息处,虽有手写内容,但没有捺印确认。是原告事后填写?还是被告故意没有捺印?一时成为案件的焦点。

  只有抽丝剥茧,才能查清事实。这时,被告提供了一张借条照片,上面的水印时间与借款时间相吻合。同时,王晓又对担保人进行了询问,并通过对比双方证据,查实借条上的利息为原告伪造。鉴于原告伪造重要证据,妨碍民事诉讼秩序,法院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图为对一起提供劳务受害案件进行调解

  王晓深知,法官判案不仅只是明断是非曲直,更要温暖世道人心。2021年6月,王晓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繁琐小事让两位当事人冲动提起诉讼。鉴于双方无重大矛盾,感情基础犹在,她在调解中现身说法,将心比心,最终两位当事人解开心结,重修旧好。

  无独有偶,王晓还曾审理过一起棘手的交通肇事案,这起交通事故造成伤者腿部残疾,失去了工作能力,妻子还带着3个孩子,在治疗期间换了4家医院,但是相关证据全部缺失,肇事方只赔偿了一小部分损失,这让本来就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王晓意识到这起案子不能只局限于坐堂问案,“如果不主动调查取证,案子很难继续往下开展”,这不仅关乎伤者一家的生活保障,更关乎人民群众对法律、法院的信任。

  为帮伤者依法维权,王晓带领团队干警多次往返于济南、临沂,历经半个多月,终于调取足够的证据,为这起交通肇事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审理案件是我的职责,是我的使命;承办每一起案件,我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王晓说道。

  是新手宝妈也是事业强人

  2020年12月,王晓诞下宝宝,她完成了从孕妈到宝妈的角色升级。谈起孩子,王晓向笔者坦露了一次让她终身难忘的审判经历。

  怀孕期间,王晓接手了一起行政案件,开庭审理了一天,由于案情比较复杂,庭审时间过长,身体的不适与案件的压力,让已有8个月身孕的她在法庭上“如坐针毡”。

  “如果这个案子当天不能审理完,当事人需要从30公里远的地方再来一趟法院。”王晓不想因为自己身体原因而频繁休庭,会打乱庭审的节奏,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即使身体有些不舒服,我想再坚持坚持,顺利完成庭审。” 王晓说。

  在向当事人释明情况,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后,王晓忍着身体的不适,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一整天的审理结束后,王晓觉得胎动不太正常,便去医院检查,确实存在胎动过快的情况,但好在并无大碍。医生嘱咐她,一定要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每当提起这件事时,王晓仍有些后怕,但她却说,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还会坚持当时的选择。

  图为与团队干警一起研讨案情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做梦都是在办案。以前听老法官说做梦都在办案子我还不相信,现在真的切身体会到了,有时候灵光一现,又想到一个解决思路。”王晓笑着调侃道。如此赤诚,如此敬业,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铿锵干练是她,温柔可爱是她,多面精彩也是她……无论是法官助理、法官,还是其他角色,她都以人生为舞台,用心学习,潜心磨练,尽心竭力地做好每一个角色。

  十二年,身份百变,优秀不变。让我们,期待王晓的下一个精彩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