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3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山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护航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发布“稻花香”大米商标侵权案等15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出席发布会并通报有关情况。
据通报,2024年,全省法院强化履职担当,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3726件,审结33460件,其中基层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8098件,近九成一审案件在基层妥善化解,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实现新提升。牢记“国之大者”,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商标权、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和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审结涉技术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39件、商标民事一审案件8576件、著作权民事一审案件17324件、涉数字经济民事一审案件9119件,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突破。做实“三强三优”,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落实《关于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农业强省建设和粮食安全的意见》,制定发布《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面加强济南、青岛知识产权法庭专业能力建设,两法庭新收技术类民事一审案件1145件,审结1185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据介绍,全省法院严格公正司法,做实严格保护,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坚持平等保护,适用惩罚性赔偿审理案件21件,赔偿数额共计1.6亿元,审结不正当竞争民事一审案件968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展现新作为。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府院联动机制,创新民事、行政、刑事协同保护机制,强化法治宣传,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开创新局面。提升专业能力,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加强特色品牌培树、精品案审判、精准化指导、精细化管理,审判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创新打造了“知佑仓实”农业品牌、“鲁知有方”中医药品牌、“知海扬帆”海洋经济品牌等司法品牌,积极构建山东特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护航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紧扣省委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部署要求,立足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依法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司法保护,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建设、司法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4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司法保护水平,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深入落实“1234”工作思路,用好“部署-落实-监督-评价”闭环运行机制,坚持以保护创新为使命,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以“三强三优”为抓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