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 http://whwdfy.sdcourt.gov.cn
他的微信密切关注法治热点、亮点,却永远定格在了2016年7月2日下午。出生成长于淄博桓台,最终将青春、热血与生命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文登的法治建设,他用二十年的用心与执着,严于审判业务,暖于干警生活,他以一名法律宣传者的身份出现,为乡亲邻里释法说理,解决纠纷;为乡镇政府提出合法化建议,优化施政良策;为乡镇企业排忧解惑,规避风险……他,就是原文登区人民法院高村法庭庭长孔令智。
孔令智,先后两次被威海中级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被威海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先进个人”,被省委政法委评为“优秀党员干警”。2004年作为全省法院唯一的法官代表,出席了省政法委召开的“建设平安山东小人物大平安”座谈会,受到了时任省委副书记高新亭的亲切接见。2005年,他被威海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先进个人”,同年参加了文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时任威海市委常委、文登市委书记姜岱敏同志批示,要求文登全体政法干警学习。
“摩托庭长”穿梭于大街小巷
2004年3月4日,风雪交加。
孔令智时任宋村法庭副庭长。在宋村,几乎人人都认识他这位“摩托庭长”。一大早,他骑上摩托车,冒雪赶往宋村邵老汉家,上门去送执行款。
邵老汉起诉的是自己女儿。孔令智接手审理的时候,没有一判了之。他觉得,只有父女冰释前嫌,邵老汉的晚年才算真正有保障。为此,他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事情最终得以圆满解决。拿到带着“小孔”体温的900元赡养费时,邵老汉既感动又心疼。
邵老汉不知道的是,孔令智也是农民的儿子,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1年,孔令智出生于淄博桓台的一个普通农家,1992年秋考入了烟台大学法学系。大学四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获得过各种奖学金,还担任过法律系团总支书记,是班上第一位共产党员。
199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来到文登法院高村法庭。当时,法庭人手少,他身兼数职,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最多时每天开四个庭。1997年11月,孔令智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上班时间开庭审理案件,业余时间送达法律文书、传唤当事人执行,既当法官,又兼做书记员、执行员。由于乡间山路崎岖坎坷,下乡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最远的时候要走上百里。巨大的工作量和繁杂的事务,让孔令智每天都忙所得连轴转,但他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为了方便办案、提高效率,1998年,孔令智自己掏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上百、几百公里地跑,摩托车的里程表都坏了。下雨时,道路泥泞,摔跤是常有的事,反光镜、挡风玻璃板摔碎了好几个,有的当事人见了,忍不住笑着说,“孔庭长,看起来你比农民更像个农民。”工作最繁重的时候,孔令智骑车摩托车三个月跑了10000公里,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摩托庭长”。
“法律轻骑队”巡回村村落落
为了方便当事人,当时高村法庭还曾在张家产镇设立一个临时办公场所。如果有张家产的案件,孔令智就去那里开庭,案件审结后需送达裁判文书的,为了省却当事人来回跑腿,还要当天去法院盖章。因此,在高村法庭工作的那几年,孔令智常常是早晨从埠口家中出发,来到高村,接案后去张家产,然后去法院机关。
2011年3月份,经过组织选拔,孔令智担任高村法庭庭长。高村法庭辖区大水泊镇、张家产镇、埠口港与法庭驻地高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最远的村庄距离法庭50余公里,给群众诉讼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孔令智教育庭里干警说,内蒙古有一支乌兰牧骑演出队,骑着马到每个蒙古包去演出,要把法庭打造成一支高村“法律轻骑队”,要早出晚归走遍四个镇的村村落落。他们在文登最早建立了巡回审判制度,定期到当事人所在镇驻地集中审理案件,将庭开到田间地头,被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炕头法庭”“地头法庭”。
巡回审判中,孔令智曾接手了一起因农村妇女骂街引发的名誉侵权案件。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查阅大量资料,深入调查研究,掌握诉讼焦点,庭审中从法律关系讲到邻里关系,从社会公德讲到家庭美德,最终解开了原、被告心中的疙瘩,被告当庭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300元。此案结果一出,在周围的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此,辖区内打架、骂街的现象明显减少。
近年来,孔令智共参与巡回审理案件75件,到案发地开庭审理46件。
真诚的“同理心”虑及各行各业
孔令智总是把民生问题当作民心问题对待,高度重视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民生案件的处理。
在民二庭主审破产案件期间,文登一企业因土地置换引起职工不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根据工作安排,孔令智参与到安抚工作中,每天清晨五点赶到现场,深入到数千名职工当中,收集他们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分类进行登记和汇总,凡涉及到法律问题,还当好法律参谋,每天都要到下半夜一、两点钟回家。
由于这家企业遗留问题较多,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每天回家后孔令智还要继续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尽量为职工们解释透彻。困了,就洗洗脸,掐掐大腿,继续工作。就这样,连轴工作了整整十五天,终于使问题得到解决。当得知企业还有200万股票急需变现用于安置职工时,他顾不上喘口气,又马不停蹄奔赴深圳、徐州等地,与当地有关部门细致沟通,为职工利益据理力争,最终股权顺利变现。
他尊重律师,积极为律师工作提供便利,他将同理心倾注到司法的每一个细节,让律师、当事人深切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得知他离世的消息,了解、认识他的律师、百姓无不深感悲恸,或在网上留言,或自发到殡仪馆悼念、送别。
2014年7月,在辖区某村,村民与开发商因为征地补偿的事情产生了纠纷,村民们群情激奋。乡镇政府联系到了孔令智,听到消息,他立刻就赶到了事发地,顶着炎炎烈日,与群众一起站在地头上,耐心地向群众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让工程方再次说明了补偿的标准。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孔令智已是满头大汗,群众心里的疙瘩才渐渐解开,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工匠精神”锤炼司法实践岁岁年年
孔令智深知, “工匠精神”不是哪个行业的专利,司法审判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法官要自觉培树“工匠精神”。一是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二是要进行十年磨一剑的自我积淀修炼,三是要淡泊名利的职业境界。多年来,为了汲取法律的知识,充实法律功底,掌握法学理论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孔令智坚持自费购买各种业务书籍学习,业务能力快速提升。1999年,年仅28岁的他成为了文登法院第一批审判长。
2001年,孔令智进修了烟台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并顺利通过了华东政法学院的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结业考试。运用法律理论水平,他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信息文稿3篇、调研文章3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调研文章1篇。2001年以来他主审了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三名儿童因为燃放爆竹烧毁邻居家蔬菜大棚的共同危险行为案件、买卖汽车配件与加工承揽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DNA亲子鉴定案件以及鸡舍环境污染案件等等,在威海法院均属首次。
担任高村法庭庭长后,孔令智更加注意在全庭创造一个学习钻研、共同提升的氛围。比如,建立“裁判文书互评制度”,每名法官阅读点评其他法官的法律文书,汲取优点,点评不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建立“庭审观摩制度”,每名法官每季度都要开一次观摩庭,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法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每年度都将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进行收集和汇编,作为指导审判工作的工具书,有效提升了法官的视野和水平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极大地提升了全庭法官的业务水平。
群众工作做得好,孔令智对本职工作的要求更高。高村法庭辖区四个乡镇,辖区人口多,工商业比较发达,辖区内民商事案件每年增加明显。
为了做好相关案件的审理,孔令智对全庭干警做了动员工作,对案件审判的形式做了分析,对干警在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汇总。从动员会之后,孔令智除了工作日以外,每个周末都在法庭与干警一起加班,他将之前干警反映的问题一一想出了解决方案,他统筹法庭干警,对目前案件中存在的送达难问题进行集中送达、突击送达、蹲守送达,保证了案件正常进行庭审,也方便更好地进行庭审。
作为一庭之长,孔令智时常将干警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熟悉每一位干警的家庭情况,记得每位干警家属的名字,每逢生日,他都会发一条祝福短信。在工作之余,孔令智都会找机会与法庭干警谈心、聊天,如兄长般热心肠。2013年,法庭新来一名干警因伤在家休养,除了上门探望,之后他还多次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困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只要干警提出来,他都倾力相助。
这片热土,他曾来过,有无悔付出,也有今生无法弥补的亏欠:为人子,不能在父母膝前承欢;为人夫,不能照顾家庭、分担家务;为人父,不能教育培养儿子,尽父亲应尽的义务……
版权所有: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甲1号 电话0631-8451367 邮编:2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