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焦裕禄精神植根法官心中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06日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总书记的这番铭言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焦裕禄精神。 近几年来,法院的工作面临着办案难度增加、审判力量不足、执行难等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许多法官在办案一线拼命工作、超负荷运转,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使得部分法官开始打退堂鼓,有的要求调整岗位,有的想调离法院。面对这种局面,我在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激发干警的思想动力和工作潜力?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后,我敏锐地看到,把焦裕禄精神植根于干警的心中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工作热情。可以说,焦裕禄精神就是法院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法宝。 首先,焦裕禄亲民爱民的精神是推动法官“把每个当事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的精神动力。从2012年开始,我们围绕法院工作提出了一个理念,这就是,“像关注生命一样,关注科学发展;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人民群众;像关爱眼睛一样,关爱法院形象”。这个理念提出之初,有些同志有疑虑,认为人民的概念比较宽泛,一个当事人不能代表人民。我认为,亲民爱民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就是怀着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地为每一个当事人提供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焦裕禄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具体体现。 其次,焦裕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精神是推动法院工作创新的精神动力。焦裕禄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法院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去年,我们在全院推行了“一·二五”工作法,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之后,我们又根据群众的需要,在30个村居、4个区级机关和4户企业设立了“法官联系点”,面对面地为机关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实践证明,焦裕禄的深入一线、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做法,对当前法院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再次,焦裕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推动法院干警爱岗敬业的精神动力。焦裕禄把全部的精力投身于兰考人民的事业中,他为了实现“拼上老命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誓言,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兰考的大地上,把自己的精神植根于兰考人民的心中,这可谓是感天动地的壮举。我们的法院,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法院,需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如果我们的干警精神滑坡了,岗位责任意识失落了,直接损害的不仅仅是法院的形象,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法院的干警更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勇往直前的气魄和胆识。 最后,焦裕禄廉洁奉公的精神是推动法院反腐倡廉工作的精神动力。法官是一个高危职业,面临着权力、金钱、人情、亲情等诸多诱惑,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陷入犯罪的深渊。近年来,法官贪污、受贿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案例令人胆颤和心寒。作为院长,我时常在思考,怎样才能使干警不踩“底线”,不碰“红线”?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其中,教育引导就是要用焦裕禄精神感动干警的心灵,陶冶干警的情操,要让我们的干警也明白一个道理:党培养了我,就要对党忠诚;人民养育了我,就要对得起人民,要用焦裕禄精神构筑起人民法院干警“不愿腐”的铜墙铁壁。 总之,新时期弘扬焦裕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开拓法院工作的需要,也是一名合格法院院长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不断地拓展焦裕禄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努力让焦裕禄精神植根于每一名干警的心中。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