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莱山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主要做法及经验体会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09日

  莱山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主要做法及经验体会

(莱山区人民法院政治处  王增伟)

  莱山区人民法院近几年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融合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明显,团结、进取、奉献的团队精神得到深化,社会公信力与群众满意率不断上升。

  一、主要做法

  一是抓精神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昂扬向上的人文环境。法院精神文化是法院在长期的审判实践、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法院文化的灵魂,是激发全体工作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内在动力,是法院文化的核心之所在,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增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院党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和亲自实践,与干警们一起推动法院文化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号召干警要做到“人要精神、法要用好、公平正义、案结事了”,为把莱山法院打造成“文明、公正、和谐”的司法机关努力奋斗。在尊重历史及广泛深入的搜集、挖掘、提炼、整理的基础上,编纂法院志,让法院精神文化传承历史,激励今天,开拓未来。通过实施人才工程,提高队伍素质;实施人心工程,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出发,从优待警,增强干警的归属感与队伍凝聚力。

  二是抓审判文化建设,激发队伍活力服务发展大局。法院的审判文化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我市“蓝色经济区”的奋斗目标,把“服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案结事了”作为办案的唯一标准,把“息诉罢访”作为硬任务,努力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使干警的精力和心思凝聚到提高案件审判执行质量上,在全院形成案件质量和效率至上的氛围。重点深化便民举措,提升司法亲和力。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在诉讼调解大厅解答解释法律疑问、接受举报监督电话;设立人民调解室,促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拓宽渠道化解矛盾;积极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办案法官在乡镇街道间忙碌穿梭走访群众、实地勘察,了解案情;组织当事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当事人家中就地化解各类民事纠纷,并邀请人民调解员参加旁听审判或调解,既使人民调解员耳闻目睹,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实际运作能力;又能把调解工作送入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切身感到“司法为民”的温暖,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是抓行为文化建设,创建高格调法院文化氛围。法院行为文化是法官们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群体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指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严守中立、清正廉洁,崇尚法律、公平正义、亲和民众、不畏权贵。通过规范着装、开庭庭审情况、待人接物等点滴小事,加强干警礼仪规范教育,提高干警自身修养,展示出法院队伍公正司法、文明办案、廉洁执法的职业素养、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以书画摄影展、体育活动、文艺汇演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丰富法院的文化内容。先后举办了法官风采文艺汇演、七一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使干警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引导干警追求高品位的业余生活、高格调的法院文化氛围。通过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法院形象。创办院刊《探索与交流》,为法官们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展示风采的舞台;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宣传法院先进工作经验、工作亮点和先进典型;宣传重大典型案件,以案释法;宣传法院公正司法、严肃执法的典型事例;宣传法官爱岗敬业、勤政廉政的先进事迹,向社会展示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让社会了解法院,理解法官,增进社会对法院、法官的尊崇度与信赖感。

  四是抓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公正清廉的法官队伍。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法院法官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之敬畏法度、信仰法律、知荣明耻、自尊自重。长期以来,我院始终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不间断的理论学习、交心谈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并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廉洁勤政教育,提高法院群体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强化廉洁司法的意识。法院的局域网设有廉政教育专栏,干警可以随时从局域网上收看警示教育信息;将廉政格言、警句上墙。在法院办公楼的大厅、楼道和办公室墙上都挂有等渗透廉政文化元素和内容的格言警句,时刻警醒干警要自律。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法院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的形象和成果,不断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以制度为保障,建立了立体式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审限跟踪警示、超审限案件通报、案件质量评查等制度、法官谈话诫勉制度、家庭助廉制度;召开干警座谈会、老干部座谈会等方式,追忆发展变化,畅谈理想人生,征求兴院建议,转变干警司法理念,强化关注民生、服务大局和廉洁自律意识等等。

  五是抓物质文化建设,提升法院工作的科技含量。法院的物质建设要体现一心为民、公正司法等内涵,要着力体现法庭庄重、严肃、大方的形象,营造出尊崇法律,服从裁判之感,要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法院建筑与其他办公大楼的本质区别,赋予其深刻的法院文化内涵。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装备建设重点,不断改善法院的物质装备条件。到目前为止,我院设立了法院网站,加强办公自动化,加强电子档案自动化管理,使法院的物质文化建设注入科技含量。

  二、法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一:法官业绩考评制度不健全

  当前,部分法院法官的业绩考评缺乏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评价标准,法官的考核依然是按照公务员考核的“德、能、勤、绩、廉”标准,这不能适应法院的工作考核效应甚至容易流于形式。这种考核标准,导致部分法官对无法不能对自己进行一个正确的定位,也不利于法院对法官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而这种情况对法院文化的直接影响是法官对法院文化没有积极性,缺乏基于法官尊荣感、自豪感而产生的原动力。

  对策:法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和本地实践,积极建立一套符合本地法院审判工作和法官职业色彩的考评机制。注意将法院考评机制量化和细化,将传统的“人管人”机制向“制度管人”的机制发展;引导和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激励法官崇德敬业,大胆奖励那些公正廉洁、司法为民的、将法院文化精髓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的法官,从而激发广大法官参与法院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用先进典型精神引领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是法院精神文化的具体人格化,作为榜样,以实际行动来诠释法院文化的灵魂,对法院先进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挖掘、培养、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时代先锋的光辉业绩来全面展现法院精神文化的精髓和强大感召力,用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来推动法官群体同质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二:法院文化和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社会公众的整体素质、法院文化工作本身的缺位等复杂因素,法院的文化建设同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群众连法院本身的组成、职能等都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至于更高层次的认识更是无从说起。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凸现了当前法院文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对策:应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除了通过司法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法官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外,我们还要注重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法院文化成为当地精神的代表。如可以采取巡回开庭、定期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沟通,邀请市民参观法院文化建设等方式,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并最终树立法治理念。

  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观和感觉形象,威严庄重、布局合理、沉稳大气的有形物质环境不仅会对法官公正裁判产生无形的积极影响,而且会对社会公众产生无以替代的感知、影响和接纳作用。法院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向公众凸显法院文化底蕴和公正精神,能够有效增强公众对法院司法裁判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以此来塑造自身良好的司法形象。具体而言:一是搞好审判法庭建设。审判法庭是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精神的主要窗口,要做到威严庄重、布局合理、设置完善,外观造型上要体现“沉稳大气”,给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敬畏和尊崇之感。二是搞好办公场所建设。良好的办公环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能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建设中要切实做到经济实用、庄严庄重,要处处体现出法院的公正、中立、权威的精神风貌。三是搞好司法装备配置。配置司法装备要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不断满足审判工作的发展需要。法院基础设施是法院文化的物质载体。优雅的工作环境,法官们会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每名同志时时处处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会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发广大法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问题三:法官的综合素质离先进文化法院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先进的法院文化建设,必然要求有高素质的法官群体,由于条件限制,法官的综合素质离先进法院文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法官断层现象相当严重;由于待遇偏低,许多在职的工作人员通过司法考试,相当一部分选择跳槽做收入较高的律师职业等,导致法院人才的流失。

  对策:法官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法院文化要抓好,法官的整体素质不容忽视,因此,应当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制定政策,鼓励法院法官积极提高整体素质。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法院做好审判工作的基础。要使法官队伍适应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围绕构筑“人才高地”,着力加强法院审判文化建设,花大力气着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法官队伍,全面提升广大干警的综合素质。一要明确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为用人标准,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精英型法官”为目标,以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炼为手段,积极打造“知名法官”和多层面人才。二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不断激发法官队伍的活力。三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法官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和岗位培训,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干警在岗前、岗中、转岗、任职、晋级、晋衔等各个阶段都能接受相应的培训,整体推进法官队伍专业素质、业务技能和司法水平的提高。

  三、下步打算

  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保证,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群策群力,从多方面入手,推进我院文化建设。

  (一)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司法为民理念,树立公平正义的外在形象。

  一是加强法院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质装备建设,要体现出司法的神圣威严和公正和谐。二是以建立法院面向公众的宣传窗口,增加司法工作透明度。三是在增加审判工作中的科技含金量,把现代先进科技成果运用到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

  (二)培育法院精神文化,创建学习型法院。

  一是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活动,大力培植法院精神文化,打造一支忠诚于党、执法为民的高素质司法队伍。二是创建学习型法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司法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坚持用先进的模范典型精神引领法院文化建设。

  (三)、建立健全文化制度,加强法院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是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管理出公正,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廉洁,管理出战斗力。首先,实现量化管理、动态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量化管理规定。二是丰富文化主题活动,加强法院日常文化建设。三是培育良好的司法礼仪,加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府后路11号 电话:0535—6921038 邮编:264003